创业板34位股东解禁市值将过亿

  中国IDC圈9月21日报道:自首批公司于去年9月21日开始招股以来,创业板经过一年快速成长期。截至今年9月19日,已经有120家企业成功募资挂牌,而它们从A股市场“吸金”总额达到848.53亿元。一年来,120家企业挂牌创业板创造的数百位亿万富翁,成为创业板的最佳“卖点”,创业板不折不扣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“创富板”。

 

  巨量限售股10月30日解禁

 

  第一批28家公司在上市前发行的巨量限售股份将于10月30日解禁上市流通。

 

  按照相关规定,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般在公司上市36个月后才能出售股份,而其他股东的限售期则多为12个月。在仅仅12个月过去后,以目前的持股数量和股价计算,仅仅是自然人投资者,首批28家公司中就将产生34位解禁股份市值超过1亿元的“解禁亿万富翁”。

 

  根据最新股价计算,目前创业板总市值规模最大的乐普医疗,截至9月17日的市值已达227亿元,其最大的个人股东———总经理蒲忠杰持有的公司股权已价值33.8亿元。华谊兄弟更是批量制造了11位亿万富翁:不仅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忠军、王忠磊兄弟股权市值合计超过30亿元,就连冯小刚、张纪中等参股该公司的知名导演,手中即将解禁的股权市值也将过亿。

 

  套现高管悄然涌现

 

  虽然上述这34位与亿万富翁距离最近的股东并不一定选择马上套现离开,但有部分创业板公司高管已经迫不及待地通过辞职等方式,直接或间接地准备套现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离开自己奋斗多年的公司的创业板高管超过40位。有业内专家认为,为了规避“上市公司高管每年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能超过自身持有数量的25%”的限制,可能有高管希望用“以退为进”的方法准备套现。

 

  一家地处四川的拟上市公司高管更是“有远见”地表示,早已计划好在公司成功完成创业板上市后的退路。“今后将尽早退出公司,将公司交给子女管理,自己准备退休。”这位高管私下对记者说。

 

  一般认为,主要股东的减持将成为公司股价最大的利空因素。一家大型财经网站的调查统计显示,在高管自己不看好公司的情况下,有75.4%的接受调查者不会买入创业板公司股票。

 

  此外,高于实际价值的股票估值、丰厚的套现回报、对未来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,以及国内固有的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上市模式,依然是创业板的隐忧。

 

  在狂躁的背后,创业板公司的实际业绩却给投资者浇了一盆冷水。刚刚发布的2010年上市公司中报显示,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,虽然有21家公司的中期业绩同比增长,但7家公司业绩的下降已将创业板光环摘下,其中宝德股份业绩更是骤降八成。